汉武帝的功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1 00:31:55
汉武帝的功过

汉武帝的功过
汉武帝的功过

汉武帝的功过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对边疆民族问题主要采取安抚和亲政策.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汉武帝统治晚期,由于连年征战,徭役加重.他又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增加捐税,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爆发.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逝,庙号为世宗,谥武帝.
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而且一提到汉武帝,又离不开"好大喜功"的评价.今天我们看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上评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所以我们读他的传记,一定要上与"文景之治"相陪联袂,而下面"从霍光到王莽",更与他一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军事、经济实现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政治方面: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力量得到削弱,无力对抗中央。
思想方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别的思想收到排斥。
军事方面:汉武帝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

全部展开

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军事、经济实现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政治方面: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力量得到削弱,无力对抗中央。
思想方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别的思想收到排斥。
军事方面:汉武帝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使匈奴再也无力和西汉对抗,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今后西汉的安宁打下基础。(第14课78-79页)
经济方面: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的财政,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第13课74页)
6、采取政治上的措施,原因: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7、采取思想上的措施,原因:西汉时,诸侯门下聚集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
8、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