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10:19:02
分析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分析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分析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分析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中国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从建国起到70年代,经历了风风雨雨,从对峙逐渐走向建交,从紧张走向缓和.在这短短的30年里,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是变幻莫测.
自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而在成立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发动了对中国的压制,想把中国扼杀在成长的摇篮中.在建国的初期,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是敌对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后,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干扰,出兵帮助蒋介石夺取中国政权,当行动失败后,又帮助蒋介石出逃到台湾,企图分立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时候,又企图轰炸天安门,以阻止新中国的成立.面对美国的种种阻扰,新中国的政府,也就是以共产党为首的政党必须阻止这一系列的以阻扰新中国成立的反叛活动.既然美国是要扼杀新中国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敌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胜了日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存在着两种治国思想,两个团体的军队.每一个政党都有着自己的治国方案,但是,这两种方案是绝对对立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是不可相融的.国民党要实行资本主义的形式,而共产党要实行社会主义方案,两者必然会发生冲突.而在这种冲突的背后,是美国与苏联的支持,也就是说,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并控制了联合国组织,对苏联开展“冷战”,企图孤立和分离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新中国,作为一个领土广阔的人口大国,投向了社会主义的阵营,加深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恐惧,必然会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实行压制.进行经济上的封锁,政治上的孤立,军事上的包围.首先在国民党战争失败后,帮助蒋介石部队逃离大陆,登录台湾,占据台湾岛,留下分离中国的种子;继而派舰队出使到台湾海峡,阻止中方军队对国民党军队的追剿.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里,一度企图轰炸北京天安门,破坏建国仪式,最后以中国的严密保护而失败告终.种种迹象表示,美国对我国实行破坏,企图分割我国领土,对我国实行一系列的破坏活动,是不可能对我们友好的,是敌视我们的,企图扼杀我们的成长.
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必须消灭,尽其可能的去打倒对手.“一切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的,在面对美国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要在思想上轻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
对于美国对我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承认,我们决定“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重大方针.“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已有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原驻在中国的外交代表,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期间不承认其外交代表的身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政府在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之间,要逐步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和文化影响加以肃清.在面对美国和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分子,采取镇压的手段,肃清这一群不法分子.在经济上进行整改,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在面对不法资本家犯下的“五毒”,在国家机关和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和“反盗骗国家财产”的“五反”运动.
在军事上,美国企图侵占朝鲜和越南,形成对中国的包围.面对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毅然组织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军事活动,再一步打破了美国的迷梦.
在新中国之初,中美两国的关系牌一种隔绝的状态.客观原因是国际上的冷战格局和中国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主宰世界的格局使美国不可能接纳站在苏联阵营中的中国,而新中国也不可能愿意靠近在内战期间站在自己对立阵营中的美国.主观原因是两国决策者基本上是从意识形态着眼来看问题.在美国人眼里,共产主义如同洪水猛兽,向资本主义发起冲击,西方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而在中国人眼里,资本主义是腐朽的,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从客观到主观上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对峙势所难免.更何况,美国发起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得中美兵刃相见,再加上台湾问题,中美也不可能不对峙.
而随着冷战的发展,从50年代末开始,苏联对中国实行的强权政策,使得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而美国对中国依然实行封锁.中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一个紧张的局面,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与苏联交恶;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中国是他们的敌人,关系十分的紧张.
在6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在肯尼迪就任总统后,美国的一些官员和专家提出了调整对华政策的看法.就中美大使级会谈讨论的交换记者问题上,在1959年4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虽然现在仍然拒绝签订一份协议,但表示如果有“真正的”中国记者申请签证,国务院“准备考虑建议”司法部门在法律上予以通融.在1960年4月20日,美国国务院又再次声明,表示“根据法律,已有充分的规定允许记者可以‘平等互惠地’访问各国.”①美方认为,可以对提出申请的中国记者逐个审批,而不需签订双边协议,况且中国同一些国家在没有签订协议的情况下也互派了记者.在这个时期,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关系是不变的,他将会在条件允许下为中国制造一切障碍.1960年时担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说:“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②1961年初,新任美国总统肯尼迪重早美国对台湾的承诺,继续支持台湾在联合国上的地位,而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12月,美国伙同一批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议:任何改变中国代表的提案都应视为重要问题提案,需要联大投票2/3多数的赞同才能通过.③美国的提议得到了大会的赞同,成为决议,给中国进入联合国造成新的障碍.
然而,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洗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和平的发展,即使是美国,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来发展经济.中国,同样的也经历了多次的战争,并且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需要一个稳定与和平的环境,脱离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与包围.而且,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任何一个想对付中国的国家也得考虑和中国开战的后果,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必然会登上世界强国之列.
美国为了缓解各种矛盾,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世界闻名的“乒乓外交”正是这时代的产物,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还有中美建立联络处,到1979年的正式建交,都是中美头条缓和的表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只是利益的需要,并不代表着美国再从此也不与中国对敌.
在1967年,美国政治家尼克松就在《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称“美国对于亚洲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紧紧地抓住中国的现实.”④而且在1968年8月,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又提出:不论今后几年谁是美国总统,“都必须从这样一个假设出发:到头来必须同下一个超级大国共产党中国的领导人谈判”.⑤尼克松这样做是因为在60年代末的时候,美苏力量的对比出现不利于美国的趋势.苏联的经济增长使其缩短了和美国的差距,并且加紧发展的战略核武器,已经接近美国的数量,大大的威胁到了美国.美国也希望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但是双方进行的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一直进展很慢.在面对苏联在全球范围的挑战,尼克松与他的助手都希望在世界上建立起以美,苏,中为支点的大三角关系,从而塑造一个全球的均衡.他们想利用中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接近中国,而把中国拉近美国,以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形势.
同时,在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在60年代初的中苏论点中,苏联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并且苏联在1969年在黑龙江的中苏边境进行挑衅,制造了“珍珠岛事件”,同年又在新疆制造流血事件.至此,在中国的领导眼中,苏联已经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而由于当时的世界格局基本未变,仍然是美苏对峙,但对中国来说,中国已不再处于两大阵营之中.这样,中国面对着紧张的局面,中国面临两面树敌,两线作战的危险.如此,中国就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改变不利环境,争取主动.为了摆脱同时与美国、苏联对峙的危险处境,中国开始考虑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可能性.
中美双方有了改善关系的意愿,从而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显示改善关系的愿望.1969年7月21日,美国宣布放宽公民到中国旅行和美国人购买中国货物的限制;同年7月24日,中国释放了不久前因故非法越境的两名美国人,表示回应.从此开始,两国就不断的试探合作的可能性.在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部分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并且美国第七舰队开始减少在台湾海峡的巡逻活动,希望能够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不断试探,使得双方的态度越来越明朗.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到尼克松的公开访华,1972年中国与美国联合公布的《中美联合公报》,这些都为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也使得双方消除了部份的分歧,达成了共同的协议,在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虽然说,在六七十年代,美国极力的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美国并没有消除对中国的隔阂.中国与美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对立的局面,是不可能真正消除彼此的威胁的.美国在寻求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同时,也没放弃美国在中国已得的利益,特别是对台湾的干涉,严重的妨碍中国的领土完整.美国的第七舰队虽然减少了对台湾海峡的巡逻,却没有终止巡逻;既与中国签订协议,又同时与台湾单独签订协议.在1975年12月,美国福特总统访华时提出:美国“期待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老朋友.这里的意思是并不希望中国对台湾实行过激的行为,美国依然支持着台湾.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处于一种隔绝状态.客观原因是国际上的冷战格局和中国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主宰世界的格局使得病国法可能接近站在苏联阵营里的中国,而且新中国也不可能愿意靠近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美国.主观原因是中国与美国的领导决策者都从意识形态着眼看待对方,在美国人眼中,共产主义有如洪水猛兽,不断向资本发起攻击,资本主义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而在中国人的眼里,资本主义是腐朽的,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势必取代资本主义.而且后来还发生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加上主观和客观上的差异,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现中美之间的对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美国与苏联的争斗出现劣势,中国与美国逐渐意识到双方还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安全,所以,两车开始寻求合作,而最终,中国与美国也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从新中国的成立到70年代末,从隔绝状态走向缓和状态,经历了种种风雨,虽然在7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和平的外交趋势,没有出现敌对的现象,但是,美国还是对中国时刻保持着戒备,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暂时的利益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