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子不语》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6:43:04
袁枚《子不语》译文

袁枚《子不语》译文
袁枚《子不语》译文

袁枚《子不语》译文
子不语 袁枚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取意于《论语》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所记正是孔子所“不语”者.《子不语》是清代作家袁枚的作品.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二十一岁应博学宏词,未中.二十三岁中举,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后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四十岁辞官,居于江宁,得小仓山之隋氏旧园,改为随园,崇饰池馆,优游其中近五十年.性格豁达,喜好山水,广交四方文士.
心态
如袁氏自序所言,这是他从事文史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的自娱之作.共二十四卷,又有续集十卷,共约一千则.
全书并无明确的思想倾向,只是记录了许多奇特怪异的传闻故事,但作者诙谐而放达的性格和反对旧传统的思想,仍时时有所流露,如嘲讽假道学和腐儒、主张人欲合理等,对官吏的贪暴也多有讥刺.如《全姑》一则,系据当时实际发生的事件改写而成,述貌美的全姑与陈生私通,受到“自负理学名”的某县令的残暴凌辱.
故事中有一“侠士”刘孝廉与县令为此发生争执,县令称:“全姑美,不加杖,人道我好色;陈某富,不加杖,人道我得钱.”刘斥之曰:“为父母官,以他人皮肉,博自己声名,可乎?”写得相当尖锐.结尾虚构该县令受报应而死,更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心理阴暗的伪道学的极度厌恶.而全姑与陈生,在作者看来只是犯了“风流小过”,实际是表示了同情的态度.又如《蒋厨》一则,写城隍庙中黑面皂隶借口一厨子“冲犯城隍仪仗”,偷偷将他拿去,敲诈了一笔“孝敬之礼”,十足是人世间这一类角色的惯常行径.另外有许多并无深意却写得滑稽幽默的小故事,也很有趣.《子不语》的文字,鲁迅谓“屏去雕饰,反近自然”(《中国小说史略》),也有一定特色.不过,全书的面目有些芜杂,有些故事记男女之事过于随便,是其不足.
文学成就
袁枚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学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其诗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写作风格
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公安派之后揭橥“性灵说”.这种文学论调与当时的吴敬梓、曹雪芹、郑燮等人的进步文学思潮、哲学思潮、史学思潮相互对应着.他认为诗必须有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真我”,反对儒家传统诗论,认为艳诗可作.他的诗论为清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对扫除拟古之作有积极作用.其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或叹古讽今,往往随性而发,富于情趣与意境,追求明白晓畅、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散文思想颖锐,部分作品直接揭露现实黑暗与官场腐败.抒情作品则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具有清新自然,文笔生动的特点.他一生著述很多,随园集有三十六种,除笔记小说《子不语》外,诗文有《小仓山房文集》三十卷,《诗集》三十一卷,《外集》七卷,此外还有《随园随笔》、《小仓山房尺牍》等.
袁枚的小说以叙事见长,通过鬼神怪异之事反映了社会的多方面,结集为《子不语》.清代文言小说,除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外,《子不语》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最负盛名.
【内容】
相关记载
《子不语》是笔记小说集.全书二十四卷又续编十卷,共三十四卷.《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书名本《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书成,发现元人新部中已有此书名,遂改为《新齐谐》,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之意.仿六朝志怪小说及《聊斋志异》,其中因果报应、荒诞迷信成分较多.部分篇章从偶然、猎奇的角度写不怕鬼的故事.文笔行云流水,十分酣畅.
成书时间及版本
《子不语》的正集大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前,后来又有些陆陆续续的篇章,汇为续集.版本历来很多.有乾隆嘉庆间刊《随园三十种》本,嘉庆三十年(1815)美德堂刊本,光绪十八年(1892)排印《随园三十八种》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1914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申孟、甘林整理本,齐鲁书社崔国光校点本,岳麓书社朱纯点校《续子不语》单行本.
材料来源
《子不语》的材料多数来自袁枚的亲朋好友口述,也有一小部分出自当时官方的邸报或公文,也有采用他人著作的.这些,袁枚都作了交待.如卷一《常格述冤》开头即注明“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阅邸抄”,卷十三《见娘堡》结尾论“事载姜西溟文集中,韩尚书为之墓”.《子不语》有些篇目,同时见于他书.如卷十三《关神下乩》,卷十四《鬼怕冷淡》就见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之一《滦阳消夏录》.《续子不语》卷五中《文人夜有光》、《孤仙正论》、《唐公判狱》、《刘迂鬼》、《孤仙惧内》、《军校妻》等篇也与纪书同.卷六《喀雄》、《怪风》、卷十五《佟<角奇>角》、《白莲教》、《伊五》,卷二十三《夜星子》、《疡医》等甚至连文字也部分与纪书同.
创作主旨
在《子不语》自序中,袁枚鲜明地提到了自己的创作主旨:“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以妄驱庸,以骇起惰”.此书乃袁枚戏编而成.他无非是记之来自娱或娱人,起个消遣作用,或者能陶冶性情,振奋精神.在这个创作主旨的指引下,小说亦庄亦谐,文笔纵横,极为自如.有些作品,极明显地表现出袁枚反对封建迷信的倾向,尽管袁枚是以鬼神故事来演绎,但他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以一种对鬼神、术士、佛道调侃揶揄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怀疑.
如《狐仙冒充观音三年》讽刺世人供神祈佛的愚昧;《凡肉身仙佛俱非真体》揭露所谓“活佛升天”的罪行;《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说豁达先生不怕鬼的“一迷二遮三吓”,结果鬼只好讨饶:“我实在计穷,只求先生超生”;《鸩人取香火》说道士为招徕香客,骗一无赖喝了毒酒去辱骂圣帝像,结果不一会儿就七窍流血而死,别人不知情,还以为是圣帝显灵,于是庙里香火大盛;《治鬼二妙》中则说“见鬼勿怕,但与之斗.斗胜固佳,斗败我不过同他一样”,其讽刺意味不可谓不浓.袁枚本人也不信佛,在《子不语》卷十九《观音作别》中,有袁枚“不许家人奉佛”的记载.
表现的不满
《子不语》还表现了对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袁枚提倡表现人的真性情,因此对汉宋两学很排斥.他在《麒麟喝冤》中批判了汉儒“造作注疏,穿凿附会”,又幽默地勾勒了宋儒扛起“稻桶”(道统)“捆缚聪明之人”的形象.同时,他反对宋儒提出的礼教.《替鬼作媒》反映了作者赞同寡妇再嫁的观点;《裹足作俑之报》反对妇女裹足;《淫谄二罪冥责甚轻》为“妇女失节者”辩护;《全姑》写一对年轻的恋人是如何被一个信奉理学的官僚置于死地的;《沙弥思老虎》则更是广为流传.一个小沙弥三岁上山修行,从不下山,长大后随师父下山,什么都不认识,禅师告诉他少女是老虎,不可接近,回山后,小沙弥说:“一切物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这是对禁欲主义形象的讽刺和抨击.《鬼差贪酒》表现了作者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白虹精》中说得更明白:“耦亦何常之有,缘之所在,即耦在也”.
揭露科举制度
对科举制的诸多弊端,《子不语》也有揭露.袁枚对待科举的态度,与吴敬梓和曹雪芹有点相似.他觉得八股时文不能表现作者的个性,与性灵说距离太远,扼杀作者的生命力.那是“优孟衣冠,代人作语”.《地藏王接客》、《秀民册》都是对八股文的抨击.《李倬》写某督学受赃三千而黜落了一位有才学的秀才,致使其愤激而亡;《陈州考院》则鞭挞了一个奸杀仆妇,非常残忍的科举中人;《李生遇狐》李生与狐女相爱,狐女才华横溢,爱教李生作诗填词.只要一提及时文,狐女就十分不屑,说“此事无关学问”.不论是对八股文还是科举制本身,袁枚的态度均是否定的.
揭露黑暗社会
此外,《子不语》还有不少篇章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状况有所揭露.《阎王升殿先吞铁丸》,斥责贪官“食千万人膏血”就是“食人肉”,鱼肉百姓;《锡锞一锭阴间准三分用》则暴露了当时侍卫勒索通报钱的恶习,“非重用门包,不能通报”,《蒲田冤狱》写的是官场昏暗,胡乱判案的罪恶:土豪王监生贿赂县令,霸占了邻居老妇人的五亩地,并残忍地杀死了老妇人,又诬谄老妇人之子是凶手,后来老妇人之子也被凌迟处死;《鬼卖缺》是用阴间事来喻讽阳间事,说“冥司事如人间”,也鬻官缺.
《子不语》用犀利的笔触,几乎对当时社会上的每个阶层的阴暗面都有揭露.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子不语》还从官员自己的角度来剖析社会,反映了袁枚受孔孟之道“仁”、“民为贵”思想的影响.《真龙图变假龙图》主张爱惜民力,慎重判案.游仙令“以包老自命”,判案时不慎重,主观臆断,结果错勘人命.于是游仙人歌曰:“瞎说奸夫害本夫,真龙图变假龙图.寄言人世司民者,莫恃官清胆气粗.”此类篇章很有现实意义.
内容特点
《子不语》内容博杂,而且大多借鬼神怪异故事来针砭时世,一般都很形象生动,入木三分.这是《子不语》的一大写作特点.如《全姑》一文就颇有代表性.县令是个以“他人皮肉博自己声名”的无耻之徒,当他得知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并私通,就把他们抓起来,各打了四十杖,而且把少女头发剪掉,鞋子扒去,后来得知二人竟结为夫妻,大怒,又把二人抓来,把男子打死,女子发官卖,还振振有词:“全姑美,不加杖,人道我好色;陈某富,不加杖,人道我得钱.”这就把一个理学家不通人性的面目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来.
写法特点
在写法上,《子不语》文笔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且章法多变.有的情节曲折,一波三折,如《官癖》写一个死太守仍然大过官瘾,上堂理事,拒不让位,新太守点破他有“官癖”,并占据堂上不让,死太守无可奈何,“长叹一声而逝”;有的意蕴深远,警策逼人,如《误尝粪》以一群人的心态变化为线索,写他们吃了河豚之后,认为中毒,就各饮粪清一杯来解毒,后来知道只是一场误会,都悔不当初.有的叙事委婉,扑朔迷离,如《三姑娘》写捕扑梁守备受上司提督的命令来捉三姑娘,梁到三姑娘所在妓所,发现三姑娘与一少年饮酒,并入寝,见到梁,三姑娘很从容,对应自如,并让少年先从地道逃走,还宴请梁的随从,直至天明才随梁行.快到提督府时,提督令人传谕:“访闻不确,作速释放.”这时,三姑娘的侍婢已来人接迎.让人玩味再三.《紫姑神》、《医妒》、《骨精》等,一目了然,别具一格.还有的形象生动,境界空灵,近于传奇,如《鬼畏人拼命》写人的大胆和鲁奔,《陈清恪公吹气退鬼》写人与鬼的斗智斗勇,《鬼宝塔》写境象的飘忽凄清等.
缺点
《子不语》大多是些进步之作,但是也有些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糟粕也不少,而且有的内容淫诲,下笔轻率,所以清代统治者对之加以禁毁,行之于世的版本,内容已多有删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子不语》,说“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