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盛中“色,受,想,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7:22:03
五阴盛中“色,受,想,行,

五阴盛中“色,受,想,行,
五阴盛中“色,受,想,行,

五阴盛中“色,受,想,行,
、五阴:又叫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梵语:स्कन्ध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全文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