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母亲河 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1:45:15
关于中国母亲河 知识

关于中国母亲河 知识
关于中国母亲河 知识

关于中国母亲河 知识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编辑本段简介
  黄河流域简图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0多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 黄河壶口
  南孟津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 黄河九曲
  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黄河是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1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00000倍.
  主要支流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
  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峡谷
  黄河干流上的峡谷共有30处,位于上游河段的28处,位于中游段流的2处,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没有峡谷分布.干流峡谷段累计长1707千米,占干流全长的31.2%.
  生物资源
  黄河正源
  在青海省玛曲上游的约古宗列曲,矗立着数十个“黄河源”石碑,一直以来,很多游人都认为这就是黄河的源头.但中国三江源考察队2004年的考察,黄河的真正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卡日曲上游的那扎陇查河,从这里算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度为5778千米,居世界第6.不过,“假源头”依然吸引着大量游人,黄河水利委员会也依然坚持将黄河源定于此处.
  编辑本段人文特征
  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中国首个百万级水电站.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黄河流域目前最大水电站.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白银,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旧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   黄河大峡水电站:甘肃省白银市和榆中县交界的黄河大峡峡谷出口段上
  桥梁设施
  黄河水流湍急,历史上有“天下黄河不桥”的说法.兰州地处高原,此处河段自古 黄河大   1.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 植物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经河道才能补充.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   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   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   ⑥环境污染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⑦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
  悬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 黄河
  、农田 ,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那么黄河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成为“悬河”的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的磴口县,在这里,黄河河道比县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编辑本段河道变迁
  概述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专管机构
  我国水利部下设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经的各省、市、县设黄河河务局,各县级河务局沿黄河大堤设管理段,进行黄河大堤养护、勘测、建设等工作.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概述
  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
  宁蒙河段
  --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中游河段
  --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1.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歌词选至《黄河大合唱》)   2.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河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是洛阳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管理局联合开发的一个大型工程.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历史文化的代表.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5公里处.河洛文化景区由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景点组成.王铎故居收藏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帖》石刻90帧,综合展示了王铎书法艺术.龙马负图寺又名“伏羲庙”,是中华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头,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问祖.
  郑州黄河游览区
  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在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景区近40处景点内,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战马嘶鸣”、“黄河儿女”等塑像,黄河碑林.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文明发源
  18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资料
  一、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我国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黄土高原每年流失表土22亿吨,其中大部分进入了黄河河道.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六、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的金色童年.   七、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鸟鸣嘤嘤.”   八、揭河底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   据获悉,黄河上一次出现“揭河底”还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伴随着汹涌的水声,先后掀起高约1米、长约7-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1号至5号丁坝间还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黄河中游吴堡-龙门区间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7月4日晚,位于河津上首的龙门水文站洪峰流量达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从而具备了局部“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
  编辑本段文化相关
  成语
  气吞山河:吞,吞没.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浊浪排空:形容来势凶猛,气势宏伟.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河清海晏: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比喻天下太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诗句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王昌龄   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送裴图南》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李商隐《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别离》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2、黄河清,圣人出.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   4、跳进黄河洗不清.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10、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