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子女问题李承乾,李泰,高宗,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出生的先后顺序(男女一起排)及年份!还有,史书上说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亲自抚育高宗和晋阳公主,可为什么最小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3:37:12
长孙皇后子女问题李承乾,李泰,高宗,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出生的先后顺序(男女一起排)及年份!还有,史书上说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亲自抚育高宗和晋阳公主,可为什么最小的

长孙皇后子女问题李承乾,李泰,高宗,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出生的先后顺序(男女一起排)及年份!还有,史书上说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亲自抚育高宗和晋阳公主,可为什么最小的
长孙皇后子女问题
李承乾,李泰,高宗,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出生的先后顺序(男女一起排)及年份!
还有,史书上说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亲自抚育高宗和晋阳公主,可为什么最小的新城公主没有得到这份待遇,按理说他不最应该得到爱护的吗?
第三,为什么有的史书上记载长孙皇后只有六个子女,城阳公主不被算在内,她是亲生的吗

长孙皇后子女问题李承乾,李泰,高宗,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出生的先后顺序(男女一起排)及年份!还有,史书上说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亲自抚育高宗和晋阳公主,可为什么最小的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后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50年),时年22岁.
李泰(618年-652年),字恵褒,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贞观十年(636年)被封为魏王,受太宗宠爱,因和太子李承乾争位而被流放.
李承乾(619年-645年)为唐太宗长子,也是唐朝贞观初期的储君太子,母为长孙皇后.
李承乾因生于承乾殿,故以此为名,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他认为有损太子的形象,因此产生自卑感,此后为冲淡此感,开始将兴趣移转到声色犬马上,以致于日久行为产生偏差,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行刺自己的先生.后来于贞观十六年被控武力叛变,意图杀害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废,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贞观十九年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罢朝.尔后,皇储之位由于长孙无忌强力的支持,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治被立为太子.
新城公主(634年—662年)是中国唐朝唐太宗最小的女儿,长孙皇后所生.初封衡山公主[1],许配魏徵之子魏叔玉,魏徵死后,因留有奏章复本一事触怒唐太宗,最终“停婚仆碑”,婚约取消.后下嫁长孙诠,因长孙家族在与武则天的政治斗争中败落,长孙诠被流放巂州,不久便被武则天心腹暗杀.在东阳公主的推荐下,新城公主改嫁韦正矩.韦正矩不满公主,对她残暴无礼.662年冬,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种种迹象表明,驸马韦正矩正是凶手.唐高宗大怒,于次年正月乙亥日下旨处斩韦正矩示众,韦氏家族举族流放.同时又迁怒做媒的九姐东阳公主,将她全家斥徙集州.高宗以皇后葬仪将新城公主葬于昭陵,为众多陪葬墓中离太宗长孙后陵墓最近的一座.墓葬曾多次被盗,尸骨凌乱不全.考古学家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墓中壁画上所有侍女的头像都被铲去.传说是因为高宗认为侍女们没有照顾好公主,对公主的死亡有责任,因此没有脸面陪葬公主于地下,遂下令铲去所有侍女头像.
李明达(633年-644年),乳名兕子,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嫡女,母即文德长孙皇后.李明达封晋阳公主,极受唐太宗宠爱,是他唯一一个亲自抚养的女儿.
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晋阳公主因年幼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等她长到五岁时,懂得了生死之事,才开始对于母亲的早逝非常哀伤,每每在母亲居住过的宫殿痛哭.唐太宗政务繁忙,虽然亲自照料,却也不可能总陪在小公主身边.这时的晋阳公主,和哥哥晋王李治相依为命,情感极深.李治每次出门,她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哭泣道别.后来李治年长,不能在宫中居住了.晋阳公主非常伤心,哭着对父亲说:“哥哥现在和大臣们一样了,不能在宫里了吗?”唐太宗听了,也忍不住流泪.晋阳公主擅长书法,她临摹唐太宗的飞白书,谁都分辨不出来哪个是她写的.她聪明善良,性格和长孙皇后相似,唐太宗发怒的时候,她在旁边察言观色,缓和气氛,为大臣们慢慢辩解.三省中的大臣有不少人都受过她的帮助,对于她都是交口称赞.晋阳公主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唐太宗非常伤心,有三十多天吃不下饭,每天伤心哭泣几十次,人也瘦了很多.大臣们前来劝他,唐太宗回答说:“我那里不知道这样哭无济于事呢.只是忍不住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晋阳公主因为是未成年而死,不能葬入皇家陵园,唐太宗便令人将她安葬在佛寺旁边.
城阳公主,唐朝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姐姐,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初嫁杜如晦之子杜荷,贞观十八年,杜荷卷入皇太子李承干案被处决.城阳公主改嫁薛瓘.麟德初年,因为城阳公主牵涉到巫蛊案件中,时任左奉宸卫将军的薛瓘被贬为房州刺史,城阳公主随同丈夫一起离开长安赴任.咸亨中,城阳公主夫妇死于房州,双柩还京师.城阳公主长子薛顗,封河东县侯、济州刺史,后因响应琅邪王李冲起兵被杀.次子薛绍,娶太平公主,也因李冲一事被处死.
长乐公主(621年 - 643年),名李丽质,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女,长孙皇后所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儿.公元621年中国蛇年出生长乐公主李丽质性格聪慧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及擅长书画,深受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后长孙氏宠爱,[1]贞观二年(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七年(633年),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儿子两人长孙志与长孙升.长乐公主婚期筹备办嫁妆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规格翻倍.因魏徵以汉明帝分封皇子,只半数于先帝子的先例进谏而作罢.皇后长孙氏因此特地赐四十匹帛、四十万钱给魏徵以示嘉奖.
长乐公主遗传了父母的气疾,贞观十七年(643年)八月十日,二十三岁因气疾去世,陪葬昭陵.唐太宗痛惜女儿青年病亡,多次痛哭后仍然感到哀思难以抑制,悲伤不能自已.

李承乾
李泰
李治
长乐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女皆为长孙皇后所出或收养。即便触摸着最冰冷客观的史书,那一腔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演化而来的拳拳父爱,直至千年之后,仍然强而有力地撞击着读者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随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叙述,来感受一下一代明君对妻子所育子女各种匪夷所思的溺爱记录:
(一):李承乾
① 两唐书承乾传载:“特敏惠,帝爱之”;“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
② 贞观五年因承乾患...

全部展开

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女皆为长孙皇后所出或收养。即便触摸着最冰冷客观的史书,那一腔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演化而来的拳拳父爱,直至千年之后,仍然强而有力地撞击着读者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随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叙述,来感受一下一代明君对妻子所育子女各种匪夷所思的溺爱记录:
(一):李承乾
① 两唐书承乾传载:“特敏惠,帝爱之”;“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
② 贞观五年因承乾患病,并非虔诚宗教信徒的太宗修筑了普光庙与西华观,狱中的囚徒也得以减罪,以此为承乾祈福。
③ 贞观六年,太宗驾幸岐州,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八月承乾来朝,太宗高兴之余大宴东宫官属,又赐帛各有差。
④ 贞观7年,承乾患病,太宗下诏请印度高僧波颇入宫为其祈福治病。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⑤ 因承乾生病,太宗不忍其多读书,只要求跟孔颖达评论古事。一次,太宗令其试写治国策略。承乾很快写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值,于是太宗很得意地向侍臣们夸耀儿子的能力。
⑥ 承乾的长子出生,太宗甚为高兴,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⑦ 贞观13年,在东宫设太子学馆--崇文馆。毫不忌讳承乾有可能借此培植威胁皇帝地位的私人势力。
⑧ 贞观15年十二月13日,为巩固承乾的太子位,诏令三品以上官员嫡子皆事东宫,以保证重臣对太子的鼎力支持。
⑨ 贞观十六年,太宗诏令皇太子出用库物不设上限。承乾上表推辞。太宗以“冢嫡”“有殊”的理由驳回了承乾的辞谢。
⑩ 承乾因事对父亲不满,甚至任性大胆到一连几个月不上朝,唐太宗却并没有任何的指责与批评。
⑪ 承乾谋反,按罪当死,在从犯均被赐死的情况下,太宗却不愿杀身为主谋的承乾,群臣也没人敢说按律赐死之类的话。最后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这才合了太宗的心意,来济也因此得到看重,不断得到升迁。
⑫ 尽管承乾谋反被废,但唐太宗仍然为他将来的安危考虑,在立新太子时,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为由,立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目的就要能够同时保住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⑬ 承乾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

(二):李泰
① 史书明确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其宠异如此”;“魏王泰宠冠诸王”;“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等。
② 贞观二年,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封地多达二十二州!——同时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只有“八州”
③ 又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
④ 李泰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雍州牧及左武候大将军(贞观时期,这是李泰独有的殊宠,除了李泰之外,只有李治有这样的殊荣——李治除了都督头衔外,还是右武侯大将军)。
⑤ 皇子成年后依例要去封地,可李泰并不“之国”。
⑥ 李泰体型偏胖,唐太宗特许其乘小轿上朝。
⑦ 因李泰喜爱文学,太宗特令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他引召学士。
⑧ 李泰宠冠诸王,盛修府邸,岑文本认为不可助长这种风气,由此进谏。太宗虽奖励了文本,但对李泰未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
⑨ 十四年,唐太宗到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特别大赦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免去延康坊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赐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
⑩ 太宗外出度假,经常把李泰带在身边(《资治通鉴》载:魏王颖悟,多从游幸。享受此等待遇的还有李治)。
⑪ 唐太宗将大名鼎鼎的芙蓉园赐予李泰(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芙蓉园)。
⑫ 唐太宗又赐李泰占地广阔的洛阳大宅及都城之胜魏王池。魏王池风景优美,池与堤也因李泰为魏王而得名。
⑬ 李泰有时去东都父亲送的大宅里小住,太宗常让一只名叫“将军”的白鹘从京城到东都给他送信,并取回信,一天要往返好几次。
⑭ 王珪为李泰的老师,每次李泰见他都以见师之礼率先拜见。一次,李泰还主动向王珪请教忠孝之道。见儿子如此崇师问道,唐太宗倍感欣悦。
⑮ 太宗曾计划让李泰搬进皇宫的武德殿来居住。魏征谏止。
⑯ 听闻大臣对李泰不够恭敬,太宗大为震怒,召来大臣质问。房玄龄等吓得不敢说话,只有魏征敢于直谏。最后太宗承认自己是因私爱而忘公。
⑰ 李泰耗费奢靡,每月的开销超过了太子,褚遂良为此进谏。但唐太宗并没因此限制李泰的开支,反而下旨太子以后花费不再受额度的限制。
⑱ 李泰长子李欣也倍受太宗宠爱,四岁时由祖父母当成儿子一样(以为己子)养于宫中并赐名。
⑲ 李泰被贬时,太宗在贬斥他的诏书里仍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⑳ 立储风波后李泰虽被贬,但太宗仍对其念念不忘,拿着他所上的奏章向大臣叙说思子之情:“泰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
(21) 二十一年,又进封李泰为濮王。

(三):李治
① 史书明确记载:“太宗爱晋王,不使出阁”;“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太宗以晋王仁孝,心所锺爱”;“泰数知太宗爱晋王”等。
② 出生时的特殊待遇:“(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不仅宴五品以上,赐帛有差,还赐天下是日生者粟。”
③ 李治出生三天后,父母赐缀满珍珠的朱红襁褓及“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的国宝吉祥之物玉龙子给他。后此玉龙子在唐代帝帝相传。
④ 刚会走路的李治就能画出个敕字,想必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甚至兴致大发教过他这个字,所以李治对‘敕’字印象深刻,才会不自觉的画出它。
⑤ 唐太宗考李治孝经,他对答如流,唐太宗万分高兴。
⑥ 李治因为母亲去世无比伤心,唐太宗怜惜不已,“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
⑦ 皇后去世后,李治和妹妹晋阳公主一起由太宗亲自抚养长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由此亦可见太宗对妻子用情之深。
⑧ 李治为亲王时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右武候大将军(皇子中就李泰与李治独有)。
⑨ 与胞兄李泰一样,到了年龄太宗却不让其之官。
⑩ 太宗出去度假,常把晋王李治带在身边,此举曾引起敌人的关注。(记载于新唐书、资治通鉴)。
⑪ 《长安志》记载李治在宫外有一座‘尽一坊之地’的晋王宅。但是实际上他在被立为太子之前都没有离开过父亲出宫单独居住过(《旧唐书·李璿传》等)。
⑫ 依照礼制,太子必须居住在东宫。太宗公然违反,导致褚遂良、刘洎分别在贞观十八年、二十年相继进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独住。
⑬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仍随太宗出行游玩。太子少詹事张行成认为太宗不应出于私爱而不让太子在这些时间留在宫中代理朝政、履行相应职责。
⑭ 按制度,皇孙都封为郡王,但由于太宗过于宠爱李治,直接把他的庶长子李忠封为亲王。
⑮ 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李治镇守定州监国,父子二人为了能及时了解对方的点滴情况,首创飞表奏事制度。
⑯ 太宗征高句丽时,写给李治一封“肉麻”私信。信中述说太宗因为没能及时收到他的来信而“忌欲恒死( 担心得要死)”,直到收到他的亲笔信才“死而复生”。在信中太宗要求儿子以后有什么小病小痛都要写信一一告诉他,同时表达了他“忆奴欲死”的思念之情。舐犊深情跃然纸上,展现了这位伟大帝王细腻的一面。

(四):长乐公主
① 史书明确记载:“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 “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
② 只因其为皇后所生,故太宗特别喜爱她,出嫁时,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以汉明帝故事讽喻太宗做法严重逾制。后经皇后首肯及褒扬魏征之举,逾制之事方作罢。
③ 在贞观十一年封建事件中,协助反对“封建”的长孙无忌等重臣打消了太宗的决定。
④ 根据现代考古挖掘发现,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公主、皇子、妃子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
(五):豫章公主
史载豫章公主“早丧其母”,一出生就由皇后抚养,等同亲生。公主去世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群臣因此悚动不安。  
(六):城阳公主
① 城阳公主初嫁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太宗爱屋及乌,赐杜荷襄阳郡公爵位等。(原文: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
② 出嫁前,太宗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马周谏止。
(七):晋阳公主   
①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
② 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公主。
③ 晋阳公主性情内敛有急智。唐太宗怒斥臣下时,公主总能抓住时机为他们辩解,故亦赢得臣下的赞美和喜爱。仔细研究晋阳公主的劝谏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其与长孙后生前的迂回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难能可贵的是,晋阳公主利用父亲的“殊宠”保护臣下的时候,至多只有十二岁。
④ 唐太宗擅长飞白书。公主常年跟在父亲身边,便能临写一笔以假乱真的飞白字。臣下们都无法分辨真伪。
⑤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李治十五岁,这在当时是男子成人之年,于是太宗下令让李治穿朝服上朝,列于朝臣之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晋阳误以为哥哥以后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哭得哽噎不能控制。唐太宗见后也为之跟着流泪。
⑥ 晋阳公主十二岁时不幸离世,唐太宗为此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太宗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情不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拳拳父爱令人动容。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太宗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八):新城公主
① 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
② 贞观十六年,新城公主(衡山公主)被许配给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未来的郑国公)。
③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衡山将出降长孙诠,太宗因此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风,与京兆尹、冯翊并列为三辅,地位非同一般。
④ 根据墓志,贞观23年2月,太宗筹备新城的出嫁事宜。可能是太宗预感大限将至,不愿女儿为自己守孝三年耽误青春。不幸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礼太过复杂,直到五月太宗去世,婚礼也没能完全完成,未能在生前看到自己最小的女儿出嫁,这应该是太宗的一大遗憾。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