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要拿论文来噢,这应该在气象现代化战略那本书里面有,我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9:24:52

"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要拿论文来噢,这应该在气象现代化战略那本书里面有,我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
"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要拿论文来噢,这应该在气象现代化战略那本书里面有,我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

"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要拿论文来噢,这应该在气象现代化战略那本书里面有,我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
战略目标:本世纪头20年,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重点是:
建立一体化气象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使之成为地球观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使之成为气候系统的信息中心;
完善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基础;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使之成为全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柱.
参考资料: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辅导读本:

多年试验及实际情况表明,功能良好的天气预警系统是减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的建立正是出于这样一个初衷。目前,预警中心已建成了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站、闪电定位仪、自动雨量站网和地面及海上气象站在内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暴雨、冰雹、台风、风暴潮、强雷暴、飑线和龙卷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可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雷达...

全部展开

多年试验及实际情况表明,功能良好的天气预警系统是减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的建立正是出于这样一个初衷。目前,预警中心已建成了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站、闪电定位仪、自动雨量站网和地面及海上气象站在内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暴雨、冰雹、台风、风暴潮、强雷暴、飑线和龙卷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可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雷达是我国第七部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于2001年10月建成。它除了能够获取常规数字雷达的回波强度信息外,还能提供径向风速和谱宽等信息,在半径460公里范围内能够对强风暴进行有效监测,在230公里范围内能够定量估计降水强度,还可以提供强天气概率、风暴追踪信息、冰雹指数、中尺度气旋、龙卷涡旋特征和风暴总累积降水量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分析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演变以及移动方向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作为国家基本站的塘沽和海上气象站已建成自动气象站,能够实时得到多要素的连续气象资料。
在气象信息传输方面,中心已经建成了与国家气象中心和市气象局通信的卫星专用通信网(即9210系统), SDH 2兆数字通信专线,169数据通信网,400兆无线辅助通信网,以及100兆计算机局域网。卫星通信网包括VSAT小站和VAST单收站,其中VSAT小站不但可以接收卫星下传的各种资料和发送观测资料,还可以与其他联网站进行语音、数据通信。SDH2兆数字通信专线为可视会商、雷达资料上传、观测资料上传、公文传输等综合应用。169数据通信网则为观测资料上传和公文传输的备份。400兆无线辅助通讯网可以用作预报会商和与海上观测站通讯。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通信网络,就可以保证把本站的气象资料按时发往市气象局和国家气象中心,参加全球资料交换,并从国家气象中心获得全球的各种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以及从市气象局得到各种天气预报指导产品。而只有获取了丰富的全球气象资料和各种数值预报及天气预报指导产品才能做好本区域天气预报服务。
在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中心已经建成了包括短时、短期、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等常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及海洋气象预报、环境气象预报、专业专项预报服务等系统。预报区域为滨海地区、港口、锚地海面等区域。其中短时预报为12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警报;短期预报为24小时、48小时、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中期预报为每周、每旬的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为一个月的天气预报、汛期趋势预测、气候年展望。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的建立、9210卫星通信系统的业务运行和MICAPS系统二次开发应用,以及滨海新区新一代业务系统的投入运行,天气预报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正从传统的以天气图和经验分析为主的作业方式向以数值分析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主要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各种先进技术方法的现代天气预报作业方式转变,预报产品也逐步走向定时、定点、定量和可视化。目前,根据业务特点,建立了短期、中长期和海洋预报工作站,针对大风、暴雨、大雾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建立了专门的预报系统。
在气象服务方面,中心建立了滨海新区新一代气象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针对开发区、塘沽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渤海资源开发服务需求的五大服务系统,包括了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决策气象服务,为港口、航空、远洋运输、石油开采、海洋捕捞、化工、造船、仓储等企业提供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为公众提供的公益天气预报服务等丰富多样的气象服务内容。开发区服务系统主要突出对开发区建设和企业生产的气象保障服务;塘沽区服务系统主要突出为政府防洪抢险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气象服务;天津港服务系统主要突出为港口生产作业指挥和远洋运输气象保障服务;保税区服务系统主要突出为企业仓储和雷电防御气象保障服务;渤海资源开发服务系统主要突出为渤海石油开采和海上捕捞气象保障服务。在服务手段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通信工具和媒体的桥梁作用,通过电话、传真、"121"声讯台、"滨海气象热线"、电台、电视台、Internet网、报纸、无线扩频接收终端等进行气象信息服务。
此外,技术中心、防雷中心等部门也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在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避雷器检测和防雷工程验收,以及自动气象站的开发、安装、维护等方面也进行广泛的气象科技服务。

收起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汤 绪* , 张洪广
(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分析有关国家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提出了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技术支撑和如何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全部展开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汤 绪* , 张洪广
(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分析有关国家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提出了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技术支撑和如何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气象服务 体系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33(2001)04-0005-04

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政府对公益性机构的投入效益,许多国家气象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气象服务体系。尤其是各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气象部门作用和地位的再认识,以及对传统的公益性气象服务走向多样化的共识,使得建立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各国气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气象要真正融入社会,融入经济,就必须构筑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气象“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本文着重分析有关国家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做法,结合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探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一些问题。
1 关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认识
什么是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笔者认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新科技、新经济以及社会的新需求,以稳定的服务供方和服务需方所建立的关系为纽带(包括相应的经济关系、组织关系、运行机制和技术方法等)的完整体系。
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密切相关并且从根本上决定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的应当是现代服务的理念,或者说是建立和维持新型服务关系的指导思想。只讲经济关系而忽视正确的服务理念,必然导致服务工作难以深入各行各业并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影响服务业务本身的健康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对气象服务的理念十分重视。美国气象局在其现代化建设完成后提出了“无缝隙”预报服务战略,使其对外服务及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加拿大气象局把服务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并把服务需求研究放在了首位,把对需求的预测作为决策的关键内容。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对公众和用户的承诺。类似的还有民用航空部门提出的“要为任何旅客在任何时候,到达任何地点,提供无缝隙的服务”以及美国环境气象预测中心提出的“first choice,first alert”等承诺。新的承诺意味着要对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组织、业务结构以及服务供方与服务需方关系做出重大调整。体现出高效率、高质量,最终体现出对信息时代社会的特点以及气象信息来源多元化趋势的适应。因此,无论是公益性的气象服务,还是商业性的气象服务,都必须重视用户以及用户的需求。如何将需求转化为关系的确定、机制的形成以及与需求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则需要我们从战略上进行思考和设计。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与传统的气象服务体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则取决于新型服务观念和经济关系的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关系,一方面能够通过经济回报正确评价气象服务产品的价值,并解决整个气象事业健康发展的经费支持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关系所包含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也能够促进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得服务更有针对性。稳定和合理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国调整气象工作与社会经济结合点的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欧美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现代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较典型的是英国气象局的政府部门间专业服务资金(Trading Fund)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气象局提出并正在运作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伙伴关系是指与特别需求的重要用户之间建立的一种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的付费结算问题。类似于我国在基本建设方面实行的业主负责制一样,支付气象部门用于为国家其他部门服务的费用不再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而是通过其他部门的预算反映出来。部门间结算的方式使得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的监督在经济上成为可能。加拿大气象局主要伙伴包括国防部、省级地方政府、海岸警卫队、航空企业。丹麦气象局的伙伴(重要服务用户)有国防部及空军、政府海岸管理当局、交通道路管理当局、机场管理当局及航空服务公司、媒体等。
为什么要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我们注意到,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以及财政经济制度必然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财政不可能继续对事业单位大包大揽。另一方面,受国内气象服务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以及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不断发展的影响,气象服务自身也在多样化和多元化。这两方面共同形成了促进气象服务体系深刻变革的主要外部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气象服务体系的相对薄弱,面向各类用户的服务方式及组织、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国家气象部门的精力过多地牵扯到如何从财政要更多的钱、如何从市场获得更多的回报并且如何保护好自身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型经济关系未确立的情况下解决事业经费不足的无奈。各级气象部门长期以来的努力及实践,一方面反映的是建立新型气象服务关系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在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基础。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气象系统的角度来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形成必然影响到整个气象管理体系和业务技术体制的改革,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又制约着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角度来看,国家气象部门的地位、作用的增强以及形象和效益的提升,都有赖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
2 关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定的经济关系由一定的气象服务类属和性质所决定,一定的经济关系也必须与特定的用户相对应。因此,需要以发展的眼光,通过服务对象的细分,探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经济关系及运行机制问题。我们分别根据我国气象服务的对象以及我国财政经济的特点,按照有利于客观确定气象工作及其所有产出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国家气象部门获得稳定、良好的经济投入;有利于促进气象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等原则,提出未来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确立的各种关系及相应的机制。
(1) 政府(包括国家的政府行为)。气象基础设施属于国家基础设施,气象数据资料是国家资源。因此,必须明确国家在气象基础设施和基础数据的积累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决策服务是有中国特色气象服务的主要内涵。为各级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部门首要的任务。各级政府也是气象服务的用户。作为受益者,每一级政府对气象服务都负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责任。对政府决策的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主要应当通过法规予以明确。以长期开展的专项服务形式确定相互的经济关系,并将这类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2) 重要伙伴。对气象敏感的部门,如民航、交通、农业、环境、军事等,是气象服务重要的用户。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称其为“伙伴”,与他们的关系称为伙伴关系。所谓的伙伴关系是指一种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维持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需有一定的运行机制作保障。由气象部门向其他部门义务提供服务转变为受益伙伴向气象部门支付费用。相关部门(如民航等)的应用业务“外包”气象部门进行。建立伙伴关系是适应国家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使得财政对事业的投入更加透明,易于管理。由部门间进行财政经费核算,也有利于促进气象部门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效益。因此,伙伴关系的概念在我国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具有其可行性。
(3) 社会公众。气象服务与公众难以建立直接的经济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经济关系。开展公众气象服务离不开媒体,与公众服务的关系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气象服务与媒体的关系。鉴于社会公众服务依托于大众传媒的特点,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可参照广播电视行业改革改组(即采编、制作和播发三者分离)的思路进行。对于气象信息服务而言,采编即为基本信息加工和预报产品制作;制作即为服务产品的包装及相应的加工;播发即为利用传媒的部分。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应当发展以“制作”为重点的技术体系,同时建立和发展与媒体稳定、良好、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按照制播分离的原则,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包括影视产品)是相对独立的。根据形势判断,提供媒体播发的气象服务产品只会作为媒体的捆绑或附加产品,社会公众依然是免费获得,但媒体企业必须为由此带来的增值效益作出适当回报。与媒体的这种经济关系,也是对气象业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成立相对独立的实体进行专门的制作。
(4) 市场用户。与企业用户的经济关系是市场化的。从国际上讲,未来气象服务市场的竞争仍然是产品、信息和信息源的竞争,其核心是个性化—生动、不断更新—鲜活、准确率—权威。因此,与市场用户牢固的关系必然建立在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上。由于服务对象比较具体,如果服务的经济效益能够量化并使用户理解,以具体的服务合同为保障的与企业用户的经济关系的建立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通过与政府、伙伴、媒体和企业用户建立长期良好的经济关系,寻求共同发展,最终将极大地促进服务的质量的提高和针对性的增强,也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稳定投入渠道。
3 关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样的服务应当由什么样的组织承担。现代气象服务的组织结构主要应当包括国家气象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企业。综观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即使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气象部门仍然是气象服务的主导力量,但是其并不足以包办一切气象服务事务。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影响下,气象事业的内部结构在进行调整的同时,也需要直接面对经济社会环境对其提出的发展要求,培育和发展多样化的服务实体。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中,国家气象部门不再是一支独秀,一体独大。在世界气象组织53次执委会会议上,美国就提出要对媒体和私人气象机构的作用进行讨论,并建议将有关内容写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修改草案。这就充分看出气象服务实体发展变化的趋势。
就服务的分工问题,在我国反映比较突出的是国家气象部门能否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在欧洲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允许国家气象部门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涉及到公平竞争的问题,国家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机构的关系因此比较难处理,摩擦时有发生。在这方面的确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能够得到确立,再辅之于经费管理方式的改革(如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正在试行的“基以预期成果的预算管理办法”),按照政府行为、非营利行为和营利行为进行分类管理,这个问题也许比较容易解决。毕竟任何一种服务实体都解决不了所有气象服务问题,满足所有气象服务需要。无论是国家气象部门还是私人气象机构,最终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的服务领域。如国家气象部门着力于发展固定用户和大用户(如政府和“伙伴”用户),进行专用产品的生产。非营利和营利性气象机构着力发展中小用户,进行个性化产品的生产。
4 关于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撑
这一问题也即是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与新一代业务技术体制中的服务技术体系的关系问题。气象服务技术体系是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气象服务技术体系是指气象信息从产品生成至用户在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再加工及其组织。服务技术体系具有符合自身规律的技术性流程,而气象服务体系更多的是研究服务供方与服务需方的经济关系、结构关系。从气象服务工作的角度,气象服务技术体系是气象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撑,但也仅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有关气象服务技术方法体系已经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研究”报告中作了详尽的阐述。
5 关于如何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国家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按照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路,从财政制度、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促进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各种经济关系的形成和完善,并从政策上予以落实;另一方面,必须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发展气象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国家财政负担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如观测站网、信息传输系统、国家地球环境数据库)建设、气象国际交流、气象科学基础研究以及气象政府行为方面全部投资,并正式纳入相应的财务渠道。此外,国家还应当通过法规保障经济利益,建立市场体系,保护民族产业。
其次,在国家气象部门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按照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快实现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跨越式发展,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技术基础。中国气象局正在研究30 a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问题。其中对包括气象服务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们制订面向全行业的《中国气象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主要从气象部门自身的角度制订的《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01~2015年)》中,都对建立、发展和完善气象服务技术体系,提高服务能力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当前要加快具体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创新,改进管理方式。要认真研究国家改革与发展动态,特别是国家气象部门政府管理企业化、经费来源多元化等与建立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相关的几个重要趋势。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然涉及到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调整与创新问题。在运行机制方面,要以国家组织实施的多元化经费制度为契机,以成本核算为纽带,按照法制化的方针,建立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
此外,在其他各服务实体层次上,必须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就合作而言,包括服务方与用户方的合作以及服务方之间的合作。前述提到的伙伴关系就是服务方与用户方合作的典范。服务方之间也需要进行合作,国家气象部门在其中担负着重要角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