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的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韩愈),对于这句诗词,“遥看近却无”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这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说法,应该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5:03:37
关于诗词的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韩愈),对于这句诗词,“遥看近却无”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这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说法,应该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关于诗词的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韩愈),对于这句诗词,“遥看近却无”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这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说法,应该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关于诗词的理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韩愈),对于这句诗词,“遥看近却无”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这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说法,应该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关于诗词的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韩愈),对于这句诗词,“遥看近却无”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这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说法,应该怎么理解成“物以稀为贵”?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小弟不才,仅能借花献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