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第二章浙教版的科学复习提纲跪求……不要试题,要提纲,尽量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10:47:33
初一下学期第二章浙教版的科学复习提纲跪求……不要试题,要提纲,尽量细

初一下学期第二章浙教版的科学复习提纲跪求……不要试题,要提纲,尽量细
初一下学期第二章浙教版的科学复习提纲
跪求……不要试题,要提纲,尽量细

初一下学期第二章浙教版的科学复习提纲跪求……不要试题,要提纲,尽量细
第二单元
一、 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熔化与凝固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根据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把固体分为两类: 、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即有无熔点。
3、晶体举例:金属、食盐、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冰……。
非晶体举例:松香、塑料、橡...

全部展开

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熔化与凝固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根据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把固体分为两类: 、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即有无熔点。
3、晶体举例:金属、食盐、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冰……。
非晶体举例:松香、塑料、橡胶、玻璃、蜂蜡……。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
5、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 态,当物质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 态,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 态。
8、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冰 、海波 。
二、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也称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 、 。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
汽化的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相同点 都是由液态变成固态;都是吸热的过程。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
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6、沸点是液体 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 ,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酒精的沸点 。
8、液化的两种方法: 、 。
9、液体蒸发可降温,气体液化可供热。试举例说明:
三、升华与凝华
1、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完成物态变化过程图:
3、自然现象中水的物态变化:
云: 、雨: 、雾: 露: 、雪: 、霜:
冰雹: 。请说出除云雨外的现象发生的季节:
4、请描述云雨形成的过程:
四、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注意:物质并不是全由分子构成)
分子体积和质量都极小。(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分子)
2、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处于不停的 之中。
3、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
4、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能发生该现象,只不过快慢不同, 最快 最慢。
5、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6、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物体的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7、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1)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
(2)一般物质不同状态时微粒之间的空隙关系:固 液 气。
(3)汽化、升华都是一种扩散现象。
五、物质的溶解性(物理性质)
1、 溶解是一种扩散现象,它的结果是形成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物质的溶解能力称为溶解性。
2、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所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 ①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4、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5、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例: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吸热,例:
6、影响固体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的高低、颗粒的大小、是否搅拌、溶质溶剂的量。
六、物质的酸碱性
1、酸性物质:酸、其他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碱、其他碱性物质。
2、强酸、强碱都具有 性,例如: 。
3、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1)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 。
记忆口诀:溶液酸中碱,石蕊红紫蓝。
(2)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称酸碱度,测定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 。
(3)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它的范围为 。酸性越强 ,碱性越强 。
(4)酒精、水、食盐水、蔗糖水为中性物质。洗涤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具碱性。醋、果酱、汽水、可乐、水果等具酸性。
七、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 。物质状态、形态的变化、物质的溶解等。
2、化学变化: 。生锈、腐烂、燃烧、石灰水变浑等。
3、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可以不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必定发生物理变化。
4、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吸水性、密度……。
5、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
注意:判断性质要从它对应的变化着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