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0:35:57
雍正皇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意义?

雍正皇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意义?
雍正皇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意义?

雍正皇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意义?
雍正帝在位十三年(1722—1735年),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改革.他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将千百年来人们直接交纳的人头税改从土地税中征收,使贫穷人民不再有人口税的义务;他制定“耗羡归公”政策,把明朝以来的官吏私征火耗,制约在一定程度以内,以减轻税民负担,他推行“改土归流”方针,克服西南地区元明以来土司制带来的政令不一的弊病;他实施开豁贱民的政策,使沉沦数百年的贱民不再遭受不应有的歧视和打击;他还健全密折制度,清查亏空,设立军机处,制定主佃关系的新律令等政令.可以说他是勇于改革并取得相应成就的君主.他的改革内容,如题所示,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他的改革从施行之日起,直到今天的两个半世纪中,不时地为人们所议论.本文拟摆出这些议论的主要观点,加以再评论,以期正确地看待雍正帝的改革及其业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肯定雍正帝是改革家
雍正帝在世时,人们对他的改革当然不敢公开诋毁,窃窃私议则时有发生.如针对经济改革和惩治贪婪官员,有人说:“朝廷惩盗臣而重聚敛之臣”;说雍正帝“好抄没人之家产”,因此借打牌的名称,讽刺它是“抄家湖”;指责雍正帝本人有“爱银癖”.有的人不敢直接指责皇帝,则把矛头指向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臣,如怡亲王允祥、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等人,说他们“过于苛刻”,“负国殃民”.这些是雍正朝反改革派的评论,对改革持否定态度.
雍正帝死后,人们可以对他的政治作总结性的评论了,而且忌讳也不像他在世时那样多.
乾隆帝在即位半年之际比较乃祖乃父的政治时说:康熙帝“久道化成,与民休息,而臣下奉行不善,多有宽纵之弊”,雍正帝“整顿积习,仁育而兼义正,臣下奉行不善,又多有严刻之弊.”肯定乃父针对康熙朝的“宽纵之弊”所进行的改革,批评实行中的过火行为,即对雍正帝的改革有褒有贬.
乾隆时知县牛运震给雍正朝广东巡抚杨文乾作墓表,认为雍正帝“乾纲英断,励精剔厘,中外风飞,雷厉管摄,震动八极”,所以才有鄂尔泰、杨文乾等督抚“刚正率属下,决壅锄奸,毋避豪贵嫌忌”,对雍正推行新政作了讴歌.
嘉庆帝对乃祖的政治作了如下的概括:“世宗整纲饬纪,立政明伦”,把改革作为雍正一朝政治总纲予以称道.
学者章学诚认为:“康熙末年积弊,非宪皇帝不能扩清至治”,对雍正帝的改革推崇备至.
民国时期学人对雍正帝的改革发表的议论不少.
刘法曾在《清史纂要》一书中谓雍正帝“力矫康熙季年之倦弛,而一一提振精神,扶持纲纪,虽未免伤于苛刻,亦专制时代之雄主矣!”肯定改革,褒多于贬.
柴萼在《梵天庐丛录》里写道:“清代史事,以康雍乾三朝为中坚,而雍正时之振刷尤为一代特色”,对雍正朝的振新予以美言.
孟森对雍正帝的改革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世宗承圣祖宽大之后,综核名实,一清积弊”;又评其人,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如世宗者”,“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
八十年代以来,评论雍正帝及其朝政的论著日增,于此仅列几部专著的观点.
冯尔康在《雍正传》里指出传主有“‘振数百年颓风’的革新思想”,并以专节的篇幅加以说明,他认为雍正帝在十三年统治中,“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又抱定改革的宗旨,在施政的各个方面实行具有他的特色的政策.”而其结果是,“解决或试图解决历久相沿的弊政,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成吏治的相对澄清,造成国力的强盛和国家政局的安定,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以说他是奋发有为的、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君主.”明确地认为雍正帝是有成就的改革家.
台湾学者庄吉发在《清世宗与赋役制度的改革》一书中写道:“清世宗综核名实,是一个合理主义者.”他的政绩,“颇有表现,其主要成就,即在财政方面.雍正年间,改革赋役的结果”,“终于奠定清代鼎盛时期的经济基础.”书题和论点表明,作者肯定雍正帝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