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8:30:16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2009-8-24 9:49:00 来源: 怀远新闻网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十七大报告中的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不久前,美国重量级智库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又提出一个新概念G2,有人翻译为“中美共治”,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也引起我国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中宣部《时事报告》中摘选了有关内容,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当前,国际上对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多的议论,而我们始终强调中国的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5月,温家宝总理去捷克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会上温总理特别指出,“中美共治”的论点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总理之所以要这么讲,是因为“中美共治”这样一种论点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疑虑、忧虑,特别是我们的朋友俄罗斯,重要的合作伙伴欧洲国家,及重要的战略基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论调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我们争取尽可能多的朋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总理做了这样一个明确的表态,目的就是要尽快把这种论点遏制住,尽快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一些主要盟国的反对,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下降.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声誉下降,不得不有所调整.所以奥巴马、希拉里、佩洛西,走遍世界都要“倾听”,他们现在外交的重点是要改变美国在世界的形象.
在美国国际地位下降的同时,俄罗斯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下降,其经济实力正由二流国家沦为三流国家.普京2001年曾说,10年前中国的经济实力是苏联的一半,10年后俄罗斯的实力是中国的一半.2008年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是中国一半的一半.日本近20年来经济停滞不前,国内改革步履维艰,实力地位不进则退.欧盟进入新世纪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勉强维持低速增长.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其实力和国际地位始终无法追赶中国.现在讲“金砖四国”,实际上四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三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加在一起才相当于中国,甚至还差一点儿.
第四,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第五,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第六,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没有根本改善,其基本面仍然是负面的,这在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毒牛奶”和“毒饺子”等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清楚.我们在世界的形象有两个:一个是强国,越来越强;另一个是“坏国”,批评我们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是世界的主流,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没有信用,这是西方世界比较普遍的看法.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
一是整个国际体系转型是和平转型,而不是战争转型,这个和平转型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对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中国崛起的机遇.
三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不管G8还是G20,都摆脱不了联合国体系.无论未来世界是什么体系,中国在里面都将唱主角.
四是新兴大国群体崛起,这些国家积极合作可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合理权益,并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寻求以协商与合作来修正国际体系,构建国际机制.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兵崛起,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五是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中国未来崛起后的国际角色、国际地位都是建立在和谐世界的框架里,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而且不会给世界带来重大的灾难.实际上这就是和平崛起的要义所在.
三、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障碍和挑战
这些障碍和挑战是我们今后20年中影响我们地位变化,甚至会导致我们上升过程中断.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是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结构的低层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绝对不是中国的全部面貌.经济总量的低层次是中国的特征,中国目前是大国但远没变成强国,要把低水平的量变成高水平上的量,这个问题很大.
二是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潜在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我们不能小看,如独生子女造成的年龄结构问题,今后中国的劳动力也许会严重短缺,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我们所有的竞争力全部改写,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是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和内外统筹能力的不协调性,包括各个部门统筹能力的协调,这样的制度建设往往都滞后.
四是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脆弱性.我们要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或第一经济大国,甚至我们要高质量地成为第一经济大国,资源上和生态上都不能支持.
五是我们周边地缘环境极其复杂和多变,像朝鲜和巴基斯坦,谁能预料到它们今后政局会怎样.也许有一天我们被核武器包围了,也可能周边海洋问题变成尖锐问题,也可能生态恶化导致周围国家对我们产生敌对情绪.因为所有的亚洲大河都来自中国,中国如果破坏上游,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受难于中国,现在哈萨克斯坦就在跟我们抢水源.
六是中国统一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解决达赖问题、台湾问题都是长期性的问题.
七是跨国非传统安全和国内矛盾结合的危险性.
八是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共同利益和战略利益冲突并存.随着我们个子越来越大,战略空间越来越大,战略冲突部分会上升.这一块必须尽早地考虑,一是要预防这类冲突,二是要使共同利益的增长快于战略利益冲突的扩大.
九是全球治理能力和国民素质的准备不足.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普遍是国民全球意识不足.今天国民大规模走出去带来的危机,都是因为我们国民素质跟不上.
四、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方向和路径
第一,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利益.
第三,量力而行,有所作为;不挑战霸权,不急于称霸;主持公道,保持平衡.过去我们“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在应该转变为“量力而行、有所作为”.根据中国的实力,我们应该做多少就做多少.主持公道、保持平衡,反霸是要主持公道,但是反霸也不能过,需要保持平衡.
第四,渐进改革,兼顾各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每每在重要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及时地调整了政策,顺应了形势的变化,维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同时,我们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到底怎么样面对我们过去近100多年的历史,怎样面对现在我们认为很不公平的国际秩序,怎样面对我们在国际上常常遇到的歧视性的对待,怎样看待我们青年学生当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情绪,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进一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