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5:56:22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介绍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介绍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介绍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介绍
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过去数十年,尼加拉瀑布一直吸引人们到此度蜜月、走钢索横越瀑布或者坐木桶漂游瀑布.但美丽独特的自然景观渐渐成为尼加拉瀑布引人入胜的地方.
  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与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界三大瀑布.它以宏伟的气势,丰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游人.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高特岛(Goat Island)把瀑布分隔成两大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Horseshoe)瀑布,靠近左(加拿大)岸,高56公尺(185呎),曲折的脊线长约670公尺(2,200呎).美利坚瀑布接邻右岸,高58公尺(190呎),宽320公尺(1,060呎).
  下游尼加拉峡谷的形成及瀑布规模的维持都有赖於特殊的地质条件.从志留纪(4.38亿∼4.08亿年前)开始,尼加拉峡谷的岩层几乎是平的,仅向南每公里下降约4公尺.上层为坚硬的白云石,其下是页岩.水产生静水压力.并渗入因冰蚀作用和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岩缝之中,缓慢地侵蚀著白云石.随著上层来水继续渗入并侵蚀页岩,白云石块出现倾颓.这一过程不断继续的同时,瀑布亦向上游移动.
  瀑布水流无沉积物,清澈的水质为瀑布增添了秀色.安大略省和纽约州深知这一自然奇景的重要性,因而保留或获得了瀑布毗邻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将这些土地辟为公园.
  近年来发电引走瀑布上游大量的水,已减低了侵蚀的速度.上游各种巧妙设计的控制工程维持了美、加两边瀑布流量的均衡,而瀑布的水帘也未受影响.瀑布上游一大部分水流被引入四条大渠道中,供下游各发电厂使用.因为担心发生大型岩石坍塌事故,1969年时曾将河水引离美利坚瀑布,对基岩进行加固,并实施了一项广泛的钻孔和采样计画.同年11月,河水再度引回美利坚瀑布.有关方面决定应该对前来参观的公众实行安全防范措施,而企图阻止自然进程的措施则既耗资巨大又毫无必要.
  置身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女王公园、美利坚瀑布边上的展望点及展望点之下300公尺(1,000呎)处横跨峡谷的虹桥之上.人们可以饱览引人入胜的景观.游客可经人行陆桥由美国一侧通往高特岛,再乘坐电梯至瀑布底部,参观水帘后方的风穴.1842∼1905年期间,占河水流量的90%左右的霍斯舒瀑布平均每年向上游移动1.7公尺(5.5呎)左右.此后由於各种控制工程和引水工程的进行,侵蚀有所减小.
  “尼亚加拉瀑布”也直译作拉格科或尼加拉瓜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 (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多,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又冲进深38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水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当时瀑布应该位于安大略湖的南岸,高度应在100米以上,声势之大,应远非今天所见瀑布之能比拟.
  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目前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古生代志留纪的白云岩,抗侵蚀能力极强,但这层岩石之下却是脆弱的页岩和沙质岩层,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渐减小,照此下去,再过5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为了挽救尼亚加拉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尼亚加拉这一奇迹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加拿大境内的尼加拉瀑布——霍斯舒瀑布,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了欧洲人.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其为“Niagara” (尼亚加拉).但让尼亚加拉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当时吉罗姆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时至今日,到这里度蜜月仍是一种时尚.
  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当时属英国)两国曾于1812年至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定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一个隶属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加一个隶属于美国的纽约州,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桥中央飘扬着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的旗帜,星条旗在南,枫叶旗在北,联合国旗居中.两国在此不设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来,无需办理过境手续.和平的环境也使尼亚加拉瀑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两国带来了更多的的回报.除发达的旅游业及随后兴起的赌博业外,食品加工、化学制品、汽车零件、金属、纸张、酿酒等也发展起来.尼亚加拉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开发自然资源的典范,也验证这中国“和为贵”的箴言.
  美加两国一直很重视尼亚加拉瀑布的旅游开发.到19世纪20年代,尼亚加拉瀑布城就已成为旅游胜地.1888年5月24日,尼亚加拉瀑布公园正式对外开放.除了分别建立一个尼亚加拉瀑布市的旅游城市用于发展旅游业之外,早在1885年加拿大建国之初,加拿大政府就建立起尼亚加拉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人文遗迹,规划景区的建设,安大略省政府还把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3000英亩土地收归国有,用来建设旅游设施.
  现在,尼亚加拉瀑布周围建设了一系列游乐设施,在加拿大一侧划为维多利亚女王公园,美国一侧划为尼亚加拉公园,瀑布四周建立四座高塔,游人可乘电梯登塔,了望全景,也可乘电梯深入地下隧道,钻到大瀑布下,倾听瀑布落下时洪钏雷鸣般的响声.美国居民或游客也只有来到加拿大境内,才能完整地观赏瀑布壮丽景色,每年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高达1400万.尼亚加拉瀑布是一幅壮丽的立体画卷,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有不同的感受.面对大瀑布,人们一荡胸怀,在大自然这个惊天动地的杰作之中,增几分天地正气,减几许尘寰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