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下"毒手"8岁男童殒命,海蜇到底有多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56:29
海蜇下

海蜇下"毒手"8岁男童殒命,海蜇到底有多毒?
海蜇下"毒手"8岁男童殒命,海蜇到底有多毒?

海蜇下"毒手"8岁男童殒命,海蜇到底有多毒?

  8月2日,家住北京的小宇和家人在南戴河天马浴场游玩时,被海蜇蜇伤引起急性肺水肿,两腿浮肿,大腿有长条形红色瘀斑,当天下午医治无效身亡.近期,多名游客在南戴河游玩时被蜇伤.海蜇到底有多毒?


  【海蜇】
  海蜇(seajelly,or jellyfish,nettlefish)hǎi zhé ㄏㄞˇ ㄓㄜˊ(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毒性】
  海蜇毒液蜇伤人体后可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如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僧帽水母含有“催眠毒素”,这种毒素是由多肽及蛋白和小分子含氮物组成的,蜇伤人体后,患者多日才能消除伤痛.中国沿海常见有随寒流漂浮于黄海一带的沙海蜇,能分泌肽毒.海蜇毒素在刺丝囊内贮存和分布,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一般在捕捞后,经加工处理其毒性可迅速消失.动物试验证实,海蜇毒素对哺乳动物的心情传导系统,对甲壳动物的心脏均有损害作用,并可致鼠类小肠平滑肌收缩.研究发现,海蜇毒素为四氨络物、5一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织胺反应.其扩张血管及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较5一羟色胺分别大10及15倍,还可使平滑肌收缩,或发生超敏反应,导致严重的肺水肿及过敏性休克,人被海蜇蜇伤后因毒性大小和毒素多少以及个体敏感程度不同而症状各异.


  【毒性症状】
  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蜇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蜇伤统计】
  中国海域广阔,每年7一9月均有相当数量的海蜇蜇伤病例发生,以前主要为捕捞海蜇的渔民,在海滨游泳戏水的被蜇伤患者.如秦皇岛海滨近几年蜇伤病人达3400多人.据旅游胜地北戴河海滨医院统计,自1989年5年来,共收治被蜇伤病人3030例,其中引起暴发性过敏性肺水肿者占0.3%,有4例死亡(均伴严重休克).


  【案例】
  1987年7月29日,大风将大批海蛰吹进北戴河海滨浴场.海蛰长长的触手尤如少女的头发,圆圆的“脑袋”美玉般可爱,一收一缩地游泳更是潇洒动人,许多浴客被其迷惑,纷纷用手去抓住它、抱它.然而,正是在这“亲密的拥抱”中,600多人被蛰伤了;一位叫李云芬的女青年中毒极深,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预防蜇伤】
预防海蜇蜇伤最重要之处在于避免与海蜇接触,尤其是作业渔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切勿麻痹大意.捕捞时尽量用工具而不直接接触海蜇须,有特异敏感体质的人应禁止下海作业.海滨旅游地在海蜇汛期应设浮标栏网,井在海边建立醒目宣传警戒标志,并配合防伤害的科普教育宣传广播,以提高游人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下海游泳或在海中乘船者若发现海蜇千万不可碰触,更不能捕捞,因在海上一旦发生意外,更不易抢救.一旦被海蜇蜇伤,伤者切不可惊慌,只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一般都能较快好转和痊愈.反之,如果被蜇伤者举措失当或大意麻痹,则易出现溺水、跌伤或因救治不及时而发生危险和加重病情.


医务人员提醒: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海蜇蜇后别用淡水清洗
昨日,北戴河人民医院海蜇蜇伤门诊医务人员提醒: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相关资料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来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