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5:43:45
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比较 文 学 现象在中国并不是新事物,但它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的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西方比较文学研究每况愈下,英国著名比较文学专家苏珊巴斯奈特曾指出,20世纪西方进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灾难性时期.在比较文学的历史上,一切新理论、新学派都来自比较文学的危机,每次危机都触发了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乃至新学派的出现.当法国学派过分迷恋于事实考证而处于危机之时,美国学派应运而生,使比较文学迎来了一个转机.现在又有许多问题摆到了比较文学面前,比较文学又感到种种危机,也许这是比较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学派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也许比较文学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的转机将由此而来.中 国 比较 文学的崛起与繁荣并不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直接延伸,它虽然受到了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大影响,却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独特过程.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的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它力图实现跨文化沟通,维护多元文化.乐黛云曾提出设想: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成就在法国,第二阶段主要成就在美国,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将以东西比较文学的勃兴和理论向文学实践的复归为主要特征,那么,它的主要成就会不会在中国呢?当西方比较文学触及到东方文学,或东方学者要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探索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已形成了一道远非文学自身所能跨越的高墙.中国 学 者 建立中国学派目的就是要在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后树起东方中国的旗帜,使东方文化和文学能与西方文化和文学同在一个平面上,以平等的地位,作同等条件下的比较、鉴别和交流.从起源上看,中国人的比较文学意识并不是直接受之于西方,而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语境中,基于中外文学对话与文学革新的内在需求而发生的,是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之间存在深刻的差异:西方比较文学是在西方文学这一特定的区域文学内部进行的,它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一种区域性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一开始就是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跨越了东西方文学,具有更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当欧美比较文学在其学术文化的主流中已远不如过去兴盛发达时,中国比较文学却取得了高度的繁荣.世纪 之 交 ,地球文明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卫星、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的问世,国际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全球性的时空紧缩使全球结合为一个紧密联系、彼此依存和互相联动的信息整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文明的“地域空间”为“世界空间”所取代,全球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全球化几乎已是无需界定且无所不在的口号,许多人已经把我们的时代称之为“全球化时代”.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的特点.经济技术的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快速流通和碰撞,显示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全球 化 首 先源自于经济的一体化.经济生活产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改变统治和治理的主体结构和方式过程,对传统的政治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生活,有力地推动人类的政治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以文化的个性为前提,当今各民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交往,也格外珍视自身文化发展的独立性,重视保存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特质.在此过程中,既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引和融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对抗和较量.国际政治社会多极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的局面.早期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来的全球一体化的特征不断升级,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政治、文化生活诸领域.随着文化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全球化也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焦点问题.分析全球化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地制定全球化格局下的文化发展战略,成为世纪之交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全球 化 既 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和一体,也促成了文化的多元并存.如果没有全球化,各种文化很难产生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需求.因为全球化,才有了西方主体性之外的“他者”.东方文化作为一种与西方相对照的力量出现,文化多元才成为可能.文化全球化使各民族的文化有了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共同发展的机遇,众多的异域文化特质渗人到民族本土文化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民族文学构成了一定的冲击,而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这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性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来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学.全球化主张中国对世界开放“引进拿来”,这有利于利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智慧结晶,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人认为全球化会使民族文化失去自己的个性,消融于异质文化.当然,这种危险的确存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进人一个空前紧密联系的发展进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丧失许多东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强势文化的霸道和自信暴露无遗,而弱势文化的无奈和尴尬也浮出水面.但是,我们大可不必视其为瘟疫,避而远之,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狭隘的文化孤立主义和分离主义画地为牢的做法只会带来自身文化的封闭和衰微.人类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比较文化更应致力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开通和拓宽各种沟通的途径.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跨文化研究,它以新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依据“和而不同”的原则,以有效的对话模式进行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超越东西文化的异质性,通过互识和互补实现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改善人类文化环境,实现各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共有.世纪 之 交 ,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日趋明显,比较文学肩负着增强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沟通,促进世界文学交流的历史重任.以“差异共存与相互尊重”为目标,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人类多元文化,实现人类文化生态平衡,改善人类文化环境,实现各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这是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跨越 中 西 方异质文化的文学碰撞、文化浸润、文学误读,寻求这种跨越异质文化的文学对话、文学沟通和历史遗迹文学观念的汇通、整合与重建,这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所呈现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鉴于此,中国学派首先要向国际比较文学领域提供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向当今中国的文学创作实践寻根.作为东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化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注重把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成果推向世界,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共有.同时,置身于文化全球化语境中,中华民族文化自身也能从其他文化汲取养料,不断发展自身,这对于共建人类多元文化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必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速实现跨文化沟通,维护多元文化,有利于建设一个多极均衡的世界.参考文献:[1]高长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青海社会科学,2000(2 ).[2l靳小芳.关于全球化的哲学探究[Jl.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6 ) .[3]刘献彪.中国比较丈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J].江汉论坛,2006(7 ).[4]苏国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Jl.国外社会科学,20 03 (4 ).[5]王峰.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丈学观田.天津社 会科学,2006(1).[6』徐田秀.中国比较文学寻根[J].湖南社会科学,2006(4).[7]乐裁云,杨乃乔.比较丈学概论[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 02 .[8l乐戴云,王向远:中国比较丈学百年史整体观[Jl.文艺研究,20 05 (2 ).[9]岳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比较丈学“中国学派”【月.盐城师范学院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0]张风娟.文化全球化语跪下的比较文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 (对 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