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和上屋抽梯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3:51:08
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和上屋抽梯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和上屋抽梯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和上屋抽梯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和上屋抽梯是什么意思
多谢了啊 三十六种计策如下:○第一套〖胜战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①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
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
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
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

全部展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①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
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
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
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
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古人按语说: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
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
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两军对峙,敌优我劣或势均力敌的情况是很多的。如果指挥者主观指导正确,
常可变劣势为优势。孙膑赛马的故事为大家的熟知,他在田忌的马总体上不如对方
的情况下,使他仍以二比一获胜。但是,运用此法也不可生搬硬套。春秋时齐魏桂
陵之战,魏军左军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齐将田忌准备按孙膑赛马之计如法
泡制,孙膑却认为不可。他说,这次作战不是争个二胜一负,而应大量消灭敌人。
于是用下军对敌人最强的左军,以中军对势均力敌的中军,以力量最强的部队迅速
消灭敌人最弱的右军。齐军虽有局部失利,但敌方左军、中军已被钳制住,右军很
快败退。田忌迅即指挥已方上军乘胜与中军合力,力克敌方中军,得手后,三军合
击,一起攻破敌方最强的左军。这样,齐军在全局上形成了优势,终于取胜。李代
桃僵,就是趋利避害,指挥的高明之处,是要会“算帐”。古人云:“两利相权从
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以少量的损失换取很大的胜利,是划得来的。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
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
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
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赛中的“舍车保
帅”的战术。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
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
应,最终陷他于死地。
  ②遇毒, 位不当也: 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
(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
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
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三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
陷于了死地。
  古人按语说: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
局, 须先置梯, 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晋书》——四《苻坚》)。
  什么是唆?就是用利去引诱敌人。如果敌人不肯轻易上钩,怎么办呢?本来,
你不给敌人先开个方便之门,它怎么会进你预先设下的口袋呢?开方便之门,就是
事先给敌人安放一个梯子。既不能使它猜疑,也要能让敌人清楚的看到梯子。只要
敌人爬上了梯子,就不怕它不进己方事先设置的圈套。苻坚就是中了慕容垂、姚苌
的上屋抽梯之计,轻易去攻打晋国,大败于淝水。慕容垂、姚苌的势力就迅速扩张
起来了。
  上屋抽梯,有一个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琦,不喜欢长子刘琮。刘
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
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
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了一点,侍从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
打消诸葛亮的顾虑。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
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
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
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学问,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情骄之敌,则以示我方
之弱以惑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仗以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
地安放梯子,致敌中计。
  《孙子兵法》中最早出现“去梯”之说。《孙子.九地篇》:“帅兴之期,如
登高而去其梯。”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队伍置于有进无退之地,破釜沉舟,迫
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
  如果将上面两层意思结合起来运用,真是相当厉害的谋略。

收起